文章最後更新時間: 2005-05-20 / 作者: 小剎
the code
一直以來我用我的心情在寫故事
所用的文字或多或少也摻雜了幾分真實
但我一直不知道看完我的文字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這也是我一直希望文章發表後
讀者能留下回應的用意
最近發現很有趣的一件事
也是一個新聽到的理論
「解碼者與發碼者」
簡單來說 我是發碼者
而讀者就是解碼者
我寫下我要表達的文字
而讀者看了文字後
在大腦經過思考
這部份可能被人格特質 知識 生活環境
轉變成「他認為」我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用這些限制來判斷
解碼者所了解的部份可能與發碼者想表達的「不一定」完全相同
在認知上無法絕對的契合
中間產生的化學變化
也就是文學上使用的理論「再創造」
這個理論闡述讀者在閱讀文字時
會把文字吸收再經由大腦重組成情緒
的過程,稱之為「再創造」。
也與「解碼者與發碼者」互相輝應著
舉個例來說好了
在我寫給朋友的自介中
用了一句話
「生命不是絕對的黑與白」
「生命不是絕對的黑與白」
的意思看起來非常抽象
且黑與白是個很明顯對比
很容易連想成這個人應該是個色彩分明的人
但其實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成份
而是他給人不同的感覺
對朋友是白 是友善
對討厭的人 是黑 是不客氣
這兩種人只會「分別」看到這兩面
但在前面我又加了「不是絕對的」
是因為跟他更熟的人 例如我
就會發現這兩面同時存在的情況
所以這句是要告訴大家其實
他是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
你解對碼了嗎?
無留言